为什么花店的多肉颜值爆表,为什么朋友圈的多肉红嫩可爱为什么自己养的肉肉这么丑?
一、环境不适宜
家里的环境与多肉从小生长的环境大相径庭,与原产地环境差异更大。最常见的因素是,光照不足,空气湿度大,多肉只能徒长,越来越丑,也容易招虫子,咬伤也容易让多肉破相。
另外,多肉在春、秋季出颜色,买回来后因季节变化,导致多肉“美貌不再”,也是一个原因。
二、过度关注,浇水、施肥过多
这是多肉新手经常犯的错误。刚买来的“肉”,怎么看都喜欢,放外面晒太阳怕晒坏了,放在屋里又怕见不到光,位置总是移来挪去;浇水少一点就怕干掉,恨不得每天都浇水,浇又不敢浇透,还担心土壤肥力不够,就直接大量肥水浇下去……
这些不顾多肉习性的做法太常见了,虽说都是出于好心,但不懂多肉,最后侥幸活下来的当然很难有好容貌。
三、非实生苗容易走形
为了满足膨胀的市场需求,低成本大量的繁殖育苗,是多肉卖方势在必行的行为。当然,“普货”多肉不在考虑范围,商家选择的是那些品种稀有、价格高昂、利润空间大的“贵货”。组织培养方法早就有人开始实施,这种方法能大批量培育相同基因的品种。实际养护中,幼时看不出来,但长得越大越不易保住品相,因为它的细胞因子超常活跃,从而导致基因不稳定。
我国多肉大棚大多处在非自动化环节,培育出的多肉反倒维持了原品质。
四、卖家为了卖高价而造假
“多肉控”们热衷有颜色的品种,也滋生了一些颜色造假行为。比如有的花友买到的景天科“红手指”,初时通体鲜红,还带有光泽,鲜艳可爱,可过了段时间后,“红手指”竟然爆皮了!究其原因,竟然是培育多肉苗时使用了化学药品染色。还有的花友在网上买的带锦品种,一段时间后居然退锦了,好看的颜色也不见了。
多肉养美出状态的关键因素无非是多晒,温差,控水……当你的多肉不出状态,越长越丑的时候,不妨考虑考虑考虑过到底是哪个环节做的还不够。
喜欢多肉植物是因为它形态可爱、色泽靓丽、品种繁多,多肉植物大多比较好养,普货不贵繁殖也比较容易,刚接触多肉的时候是网购的,买回来从选盆、配土、上盆栽好每天都是精心呵护,查阅资料,生活确实充实了很多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看到喜欢的品种总想买回来养,而且养一颗总怕养不好挂了,就开始学习多肉的繁殖,叶插,枝插,砍头,各种方法都试,选什么样的花盆,怎么才能出状态等等。多肉娇小可爱,不会占太多地方,阳台、窗台、办公桌上一盆漂亮的多肉总能为生活增色不少。
多肉植物的种种优点使其逐渐成为室内植物的主力,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。多肉的风靡缔造了花卉行业的新热点,也使更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。几年前的玉露、乌木等还属于“贵货”一颗小苗动不动就几十上百元,让人买了心疼不买难受。现在这些在某宝几块钱一抓一大把,也没有了购买的欲望。大批量的多肉上市,供大于求价格必然下降,可以说多肉行业暴利时代早已过去,虽不会没落,想回到2013年以前的火爆基本是不怎么可能了。
不过,任何行业都是一样,有高潮